交替传译,即consecutive interpreting,是会议口译使用最早的工作模式,如今主要用于会见会谈、新闻发布等范围小、时间短、语种少的场合。口译员坐在会议室里,一面听源语讲话,一面记笔记,当讲者发言结束或停下来等候传译的时候,口译员用清楚、自然的目的语,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源语发言的全部内容,就像自己在演讲一样。会议口译中的交替传译要求口译员能够听取长达五至十分钟连续不断的讲话,并运用良好的演讲技巧,完整、准确地译出其全部内容。 交替传译是否比同声传译容易? 无论交替传译还是同声传译,其目的均在于让使用不同语言的人能够实现清晰、无障碍的即时沟通。会议口译层次上的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并没有高低难易之分,两种口译模式相辅相成,且其功能以及对质量的要求是完全相同的。称职的会议口译员应当掌握两种模式的口译技能。 就两种口译模式的使用情况而言,交替传译多用于规模较小且只涉及两种工作语言的场合,如外交会晤、双边谈判、访问考察、小范围磋商、记者采访、司法和准司法程序、宴会致词、新闻发布会以及时间短的小型研讨会等。而同声传译,由于其具有不占用会议时间的优势,已发展成为会议口译中最常用的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国际场合。几乎所有正式的国际多语言会议以及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欧盟)都采用了同传作为标准口译模式 与领导会见翻译的特点相比,大型外事活动的翻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表演意识good at acting (七分翻,三分演),这里的七分翻是说在做好语言转换的同时,有意识的加入表演因素。通常比较容易出现的情况是领导讲的充满热情、慷慨激昂,翻译翻的很正确,但是语调平淡,毫无特色。因此,我们翻译也要学会调动自己的情绪,配合整体气氛,平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练习: ◆养成面对公众的习惯,一个比较好的做法是多看看熟悉的人 ◆声音要大、底气要足、站姿要正(练习方法:大声朗诵) ◆反应要快但语速不要太快,语速太快听众难以吸收,要自己掌握速度,保持中速。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擅于掩盖不足,比如说领导临场发挥,在演讲中加入了诗词,这时一定不能慌乱,翻译做到“基本准,基本全”就好。 ◆一定要自信,水平很好但是自信不足会使翻译效果大打折扣。 大型外事活动翻译的准备工作通常比领导会见翻译更加复杂,涉及的人员和机构也更加庞杂,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讲稿方面:大型外事活动直接关系到一省、一市的对外形象,影响面很广,一定要确保成功,现场不能出状况。。 2、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 3、为了顺畅,我们一个通常的做法是,大活动或演讲前15-20分钟先去现场看一下,感受一下那里的气氛,以便能尽快静下心来工作。 三、要注意的两个方面 灵活的临场处理 关于这一方面,文章不少,大家可以自行查看。最主要的是做到翻译的声音一定要稳定自信,不然讲话人会紧张,会不讲完一个句子就停下来,这样反而更不好翻译。 另外,再强调一点要注意的。在发言人与你商量是不是一句一句地说时,一定要果断地拒绝诱惑,并充满自信地告诉他,请他说完一个完整的意思再停下来。这样对两方面都好,发言人会很高兴自己能够完整表达一个意思,而交传译员也可以先总体后部分地传译发言。同时,这个办法还能赢得听众的赞叹和信任。据个人经验,听众判断交传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翻译的长度,如果译员能够在发言人讲话5分钟,甚至10分钟之后还能将发言主要内容翻出来,这在大多数听众眼里就是高水平的译员了。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不管多长时间的发言,只要一段话是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的,那么对我们口译员来说,就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不管是2、3分钟,还是8、9分钟都不会产生太大问题。经验丰富的译员都可以通过笔记记录和读取将原文的主要内容一五一十地传达出来。 心理素质的培养 开会之前的充分准备自然重要,但临场的发挥同样关键。与同传的工作状态相比,交传时尤其面对着更大的压力,听众期待的眼光有的时候就是一种莫名的心理压力。在这时候,一方面交传译员需要稳定心情,沉着应战,把握会场局面,而另一方面却又不能让自己的翻译显得过于保守、枯燥。这时候可能就需要一点点地技巧和经验来帮忙。
|
交替传译
时间:2020-07-22